客廳新舊勢力角力“內容為王”》》》上海禮儀公司《《《
9月20日是東方衛視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收官的日子,東方衛視總監李勇已經開始在朋友圈里發有關《極限挑戰》收官的微信。
看過李勇微信朋友圈的人都知道,他發的信息大多都跟工作有關,這段時間最主要的內容就是有關《極限挑戰》的消息,因為正逢《極限挑戰》的主要播放期。
也有人注意到,李勇10天前發了一條有關“劇星熱播綜藝網絡播放排行榜”的排名信息。其中《極限挑戰》排名第一,榜上的《歌手是誰》、《中國好聲音》、《極速前進》、《挑戰者聯盟》等節目都是時下的綜藝節目。
這些綜藝節目,也許代表了目前地方衛視們制播的一個方向:需要大資金投入,播出平臺的熱度高,以及強大的制作團隊能力。
東方衛視總編輯鮑曉群說,一檔好的節目成功的因素中,錢反而是最好解決的。“因為這個行業里面不缺錢,只要項目立起來,有好的播出平臺,有好的制作團隊,無論國內還是海外,資金就會蜂擁而至,根本不缺錢?!?/p>
要理解鮑曉群的話,需要先理解廣電總局將“一劇四星(一部電視劇能同時在四家上星頻道播出的政策)”改為“一劇兩星(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的政策)”的語境。自此,衛視所能購買的電視劇的數量開始下降,相對應的則是綜藝節目開始“火熱”起來,特別是真人秀,已經到了明星不夠用的地步。
根據界面新聞記者觀察,2015年7月,有30多檔綜藝節目在電視臺播放,數量近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與之前綜藝節目放在周末播相比,一線衛視之間的綜藝節目大戰已從周五決戰蔓延到了周一到周日。
東方衛視第二季度有《媽媽咪呀》《花樣姐姐》《歡樂喜劇人》《百里挑一》《極限挑戰》等欄目。其中《歡樂喜劇人》沒有找到冠名商,只能裸奔出場(業內稱沒有找到冠名的節目為裸奔)。這套組合拳提高了東方衛視的收視率,其中《極限挑戰》的收視率突破2%,穩坐周日真人秀節目的頭把交椅。嘗到甜頭之后,東方衛視第三季在《極限挑戰》基礎上,連推《我要上學了》《報告教練》《女神的新衣》,甚至在零點之后推出了與騰訊合作的素人真人秀《我們15個》。
其他衛視也不甘示弱。江蘇衛視第三季度推出《真心英雄》《壯志凌云》《蒙面歌王》,湖南衛視有《爸爸去哪兒3》《偶像來了》《我們都愛笑》,浙江衛視有《中國好聲音4》《十二道鋒味2》《挑戰者聯盟》《星星的密室2》等。
對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而言,有兩大要素必不可少,一是節目本身的模式,二是節目中的玩家。對于明星參與的綜藝節目而言,明星的大牌程度則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目前的明星參與的綜藝節目成本主要花在了這兩個方面。
據新浪娛樂報道,劉燁和諾一是《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里最貴的,一天價格是450萬;《偶像來了》里林青霞參與節目帶有公益性質,一期為240萬,已經算是特別友情價,其他女明星一期都在120萬以下;《極限挑戰》孫紅雷一天300萬,黃磊3000萬打包一季;《挑戰者聯盟》吳亦凡報價1800萬一季,范冰冰則最貴,出場費每分鐘6萬。
電視臺花大力氣制作節目當然是為了廣告收益,而付出終有回報,這些年電視臺節目冠名費水漲船高,已經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2014年年底,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接連舉行廣告招標會,其中《奔跑吧兄弟2》冠名費高達2.16億,《我是歌手3》冠名費3億,全新節目《偶像來了》冠名費4億,《爸爸去哪兒3》更是高達5億。
這場不缺錢的戰斗,從衛視之間,蔓延到了視頻網站。視頻網站對于原創內容下血本在2015年尤為明顯。
2012年,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三家成立了一個VCC聯盟,相當于一個視頻版權采購的組織,希望能夠聯合購劇和播出,控制版權成本。到了2013年,各方更多強調的是“獨播”,VCC聯盟也成為歷史。異軍突起的樂視網,則從未加入任何聯合采購的組織,但凡能拿到獨家就絕不合作,這一策略一路行來幾乎沒有變化。
視頻業經過幾輪并購、整合的洗牌,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14年,競爭進入新階段,表現之一是在優質、稀有版權的爭奪上會更加激烈。
這與此前視頻網站的內容來源較為單一有關。電視臺的節目除了賣給廣告商收取冠名費,第二個渠道便是互聯網。
但是隨著原創內容一再提價,很多視頻網站開始發力自制內容。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想做一個視頻網站,消息放出去之后,王長田坦言,行業內影片的價格漲了好幾倍,自己的視頻網站真的燒不起版權費。光線傳媒旗下的“先看”網站的片源主要依靠光線自有版權,以及利用自有版權跟其他公司交換的版權。業內人士透露,從2009年到2014年,網絡獨播劇的價格從2萬元一集漲到200萬元,可能還會繼續漲。
除了版權價格上漲,改變收益模式也是互聯網開始下血本做網劇的動力。
兩年前,優酷土豆內部做了一個對比,古永鏘發現雖然優酷土豆的用戶有幾個億,但是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太差,相對騰訊和阿里還差太遠。雖然,優酷土豆的收入一直在增長,但是古永鏘想要改變收入方式,就得增加用戶收入。
“一年前我們的收入基本上97%都是廣告。短短的五六個季度你就可以看到(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了80%左右。”古永鏘說,“三年時間,我們實現網生內容和內容營銷超過現在幾十億的兩位數增長的貼片廣告收入。”
8月11日,“優酷土豆集團”更名“合一集團”。根據合一集團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用戶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會員服務、在線互動娛樂業務和手機游戲聯運的收入,于2015財年第二季度為1.745億元人民幣(約合2810萬美元),較2014財年同期增加596%。
在上海電影節上,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宣布愛奇藝的會員數高達501.7萬,給愛奇藝的收入貢獻超過10億。能夠黏住付費用戶的只能是獨家的視頻資源,原創內容成為吸粉的有力武器。
2015年6月3日,愛奇藝“視頻進化論”——2015網絡綜藝節目行業論壇上,曾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透露,愛奇藝的節目采購費用高達10億元,但是由于愛奇藝原創內容的崛起,采購費沒有花出去。
在這個背景下,愛奇藝重金打造的季播網劇《盜墓筆記》單季投資過千萬,上線22個小時后點擊量就破億。在開通會員的晚上,愛奇藝的會員收費系統由于用戶太多而癱瘓。一位愛奇藝的員工說:“用戶想打錢都打不進來了!”
此外,愛奇藝剛剛上線的網劇《蜀山戰紀》上線12小時就有近1500萬的播放量,有380萬會員觀看了網劇。
在原創內容價格上升,而自制內容更能帶來收益的雙重前提下,各大視頻網站開始在原創內容上加大投入。
“合一集團”正名之后,古永鏘宣布將在3年投入100億元打造三大計劃。其中“新人計劃”旨在產生10萬個擁有千人粉絲團的自頻道,“萬萬計劃”旨在產生1萬個月收入過萬的自頻道,“颶風計劃”旨在產生100個估值過億的自頻道,圖謀萬億市場。
8月12日,迅雷看看正式更名為“響巢看看”。響巢看看集團CEO張玉波對媒體表示,未來響巢看看將投入30億元,構建一個新的視頻平臺。其中,25億元用來建設自制內容,5億元用于購買獨家版權。
比較早做自制網絡綜藝節目的可能是愛奇藝。該平臺所產的《奇葩說》第一季的點擊量就高達2.6億,第二季的點擊量超過6億。而之前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也因為廣告價值巨大攜《奇葩說》及大部分團隊出走成立了米未傳媒。
嘗到了甜頭的愛奇藝在9月17日宣布,2016年將推出30部以上的超級網劇,當日便首批簽約了7部網劇。同時,由愛奇藝發起的業內首個文學版權庫也宣告成立,旨在挖掘優質Ip資源。
一年前,愛奇藝CEO龔宇就發布了愛奇藝2015網劇合作計劃,將在2015年以每兩周一部網劇的速度一共推出30部網劇。同時,愛奇藝還成立了“愛奇藝優秀網劇劇本獎勵基金”,首期基金高達5000萬元,用以挖掘優質的劇本資源。
原本,傳統衛視與新生代內容生產者互聯網公司之間是不存在直接競爭的,正如鮑曉群所言,電視覆蓋的是全人群,但是互聯網覆蓋的是年輕人群。而且二者面臨的金主也開始有不同,傳統衛視主要依靠廣告主,互聯網公司則開始跟用戶收費。但是,互聯網電視的出現,讓二者擁有了一個共同的戰場——客廳。
在互聯網電視的載體下,傳統衛視與互聯網開始在客廳白刃相接。這些競爭者中,無疑都在強調兩個字,一個“多”字,代表著資源海量,一個“獨”字,代表著資源獨家。
6月10日,在小米“海納百川”發布會上,小米宣布目前小米電視已經累積2805部電視劇和7728部電影,在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紀錄片等影視核心類別方面,分別超過競爭對手2.4倍、1.4倍、6.7倍、1.1倍以及4倍,是正版內容數量與質量最多最強的互聯網智能電視。除此之外,從去年11月到現在,小米先后以18億入股愛奇藝,投資優酷土豆,參股華策影視。
9月23日,愛奇藝與小蟻科技推出專門為運動愛好者互動頻道“小蟻頻道”,小米科技高管王川親自站臺,并表示運動愛好者拍攝的視頻在小米電視上會得到最好效果的播放。
對小米的競爭對手樂視而言,背靠樂視網,有著非常的互聯網視頻內容資源,同時也成立了樂視影業,在內容產業鏈上再次延展。9月15日,作為由陸川執導,趙又廷、姚晨等主演的3D電影《九層妖塔》的出品方,樂視宣布將在樂視超級電視中獨家播放該電影。
9月23號,風行召開發布會,宣布了自己的互聯網電視策略。兆馳股份(002429.SZ)從SMG手中收購了風行網的股權后,聯合東方明珠、國美、海爾幾家股東一起,以風行網的互聯網視頻運作能力為基礎,聯合各個股東的優勢,合作開發一款互聯網電視。
風行網CEO羅江春表示,風行會依靠自己的股東方SMG的內容生產能力與其他互聯網電視競爭。
在原創內容的沙場,代表傳統勢力的衛視們與代表新生代力量的視頻網站們,都在加緊投入的步伐。這場對決以不缺錢為特點,競爭卻是立體、多方位的。他們相互借鑒也相互廝殺,為了觀眾的注意力以及廣告商手里的錢袋子。
9月24日,李勇又在朋友圈發了有關《笑傲江湖2》和《急診室的故事2》節目的開拍信息。
愛奇藝也在與小蟻科技簽約后,開始加緊有關小蟻頻道的運營。
光線投資的電影《港囧》正在熱映中,作為光線旗下的“先看”網站已經開始播放獨家的《港囧》特輯。
風行網的羅江春,將為風行互聯網電視上市做準備。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