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技術變革的十字路口》》》會務公司《《《
創造價值,才是我真正愿意做的
從北大、寶潔、麥肯錫一路走來,黃曉南笑稱自己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我并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漂亮的,如何在這群人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我血液里有一個基本原則:要在一個組織里創造最大的價值,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上北大的時候,我曾經思考如何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呢?于是,我辦了學校里第一份英文報紙。這件事對別人有價值,是我特別愿意去努力付出的。
因為這種天然的熱忱,黃曉南似乎一直為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進行儲備。她的北大歲月異常飽滿。在北大,黃曉南一個學期學了三十門課,十門英語本專業,十門法律,十門經濟學。
這種熱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少年時代。高中時代,很多學子對未來和自己還完全沒有概念的時候,18歲的黃曉南規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考上北大,去一家國際公司,再去麥肯錫這樣的咨詢公司,然后出來創業。沒有風花雪月,沒有云淡風輕,她的規劃沒有一件事是虛的。
創業后更是如此。長期以來,無論多忙,黃曉南在公司里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堅持親自對新員工進行一次培訓。開篇第一句話從沒變過,那就是:我們必須是一家創造價值的企業,為廣告主,為投資人。她始終相信,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個人的價值也隨之體現。
我認為,品牌和消費者能成為朋友,前提是在于品牌的信息要在合適的時間出現。這就是品友的誕生,我們從頭到尾都在研究怎么讓廣告和消費者進行匹配。黃曉南說。
但是堅持創造價值,卻是個艱辛的過程。2008~2010年是品友互動最難的三年:美國金融危機,公司只有幾十個人,其他公司都在朝不同的方向往前跑。若不是堅信我們在技術上的投入有價值、方向沒問題,只是市場環境還沒發展到位,我們不可能堅持這么長時間。
正是基于創造價值這個理念,黃曉南及其團隊對于客戶需求特別重視:只有滿足客戶需求,才能創造更大價值。從一張白紙起步的品友互動,最終成為行業價值趨勢、產品趨勢與技術趨勢引領者。
訪客找回(Retargeting),就是品友的這樣一個典型服務。所謂訪客找回,就是發現哪些網友點擊瀏覽過某品牌的網站但沒有購買,然后在這些訪客去其他網站時投放該品牌的相關廣告。因為大幅提升了銷售轉化,這成為廣告主選擇率最高的服務之一。
基于對超大型廣告主的程序化購買需求挖掘,黃曉南提出了做品友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私有程序化購買)【行業也有稱之為pMp(privateMarketplace)】產品的思路:通過程序化購買的方式對廣告主自采媒體資源進行優化投放。對大型品牌廣告主而言,這是個享受程序化購買優勢,同時又與現行投放方式能平滑對接的好創意。很快,品友幫助某知名汽車廣告主對接買入的頭條、首屏等高端廣告資源,使用程序化方式對效果進行優化。這種類型產品,將為程序化購買行業帶來新的一頁。
就在2014年,黃曉南做出了一個震動全行業的決定:將品友旗下OpTIMUS優馳免費提供給廣告主、代理公司使用,并啟動服務費模式。用了就知道好,預計使用OpTIMUS優馳的廣告主將至少提高30%的媒介效率。黃曉南通過這個動作,把創新價值,直接輸送給廣告主,促進程序化購買應用進入到規?;A段。
善于創造價值的公司最終都會贏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認可?,F在,OMG、陽獅、安吉斯等國際知名4A公司都與品友互動合作;品友的客戶清單里包括快消,汽車,IT,金融,電商等等行業里幾乎所有最赫赫有名的品牌。在流量層面,品友互動也是谷歌,淘寶,百度,新浪,騰訊,優土各大廣告交易平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從pC端到移動端到視頻全覆蓋,每天覆蓋的流量超過100億次。
贏的精神,就是一定要做最好的
認準方向后的黃曉南身上總有那么一種從容卻無可辯駁的氣勢,她常說,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經歷了太多化險為夷和打破常規,她總能找出做到最好的方法。
2001年,黃曉南讀完MBA正在申請咨詢公司工作。不巧,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911事件發生,所有的美國公司都不招外國學生。黃曉南寫郵件給麥肯錫自薦,這個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破格邀請她和斯坦福的學生一起面試,她也成功從這些佼佼者中勝出。
按照聯合創始人謝鵬的說法,黃曉南是那種,連搞公司活動打羽毛球都必須贏的人。我喜歡競技型的游戲,我的業余愛好,都是打球、下棋,游泳等,不喜歡看書彈琴之類。我樂在其中,我愿意為了贏付出所有努力。黃曉南總能流露出贏的自信。
離開麥肯錫以后,黃曉南發現自己做咨詢公司永遠不可能干得過麥肯錫,她希望找到新的價值挖掘點,足以成就新的行業領導者。后來,她去美國讀MBA,看到了大數據及技術給予廣告未來變化的機會,時為2006年。當時,即使是美國,RTB也僅僅是雛形。她預知,在這塊當時還尚未受關注的新興市場,空間巨大。
無論做什么,都要做第一。于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黃曉南一頭扎進了程序化購買領域創業,她要做成一家偉大的公司。
回顧初心的這一刻,2010年品友互動年會上,黃曉南很有感觸地說:什么叫創業?創業就是你開了一家公司,并且把它做成一家偉大的公司。什么叫做開公司?就是你開了一家公司,句號。而那時,品友互動的年會現場,只有十幾個人。
偉大的公司都善于創造價值,而通向偉大的路途卻并不容易。創業打天下,就是要流血流汗的,有時候也要流淚。而作為一個女性CEO,黃曉南卻沒有哭過。她屬于安全感很高的人格特征,在她看來,任何的困難都屬于飽滿的一部分。價值感能夠激發黃曉南的工作原動力,這種觀念也被有效傳導至公司本身。
2012年3月,品友互動推出DSp產品OpTIMUS優馳系統后不久,面臨了一個特別的考驗。聯合利華委托代理公司,要通過品友互動投放廣告。單子并不大,但是風險不?。簩Ψ揭蟮腒pI等指數都特別高。
黃曉南面對的選擇是:如果不接這個單子,沒人知道;接了這個單子,如果做砸,那負面效應就太大了。最后這個單子的實現效果比傳統的網絡廣告投放效果好三四倍。之后,國際品牌客戶,一下子全來了。
品友的算法、人群模型、優化效果,一時之間在行業中傳為美談,技術實力終于厚積薄發,得以證明。創造價值,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們明確前進的方向。但我們也始終清楚,一定要做到最好,才能讓價值落地,真正兌現。品友實質上是一家技術公司,做到最好,技術是重中之重。我要和領域內最強的人才合作。黃曉南這樣說。
很多企業犯了一個錯誤,以為研發可以后補,但其實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公司不行。因為創業時,公司所招的人、公司的流程、組織方式基因都是確定的,想轉并不容易。但黃曉南顯然更具有戰略眼光和誓做行業第一的氣魄,始終保持著大力度的技術投入。
對比2008、2009年乃至更久一段時間,其他網絡廣告公司更多的是富媒體資源、是銷售,而品友互動最多的,是工程師。即使在電商大熱的2010年,品友互動也只有兩三個銷售,大部分資源都用來招聘工程師。對比當時一些網絡廣告同行,上百位銷售的規模也是正常。
那時候,我們就撿電商里面沒有人做的效果投放硬骨頭。品友當時雖小,但依靠口碑,大家知道我們的技術很牛,所以開始有大機會找上我們。這讓黃曉南對自己公司的人群模型特別有信心,因為這些都是客戶驗證過的。憑借技術核心的實現力,品友互動一步步走近互聯網廣告主流核心圈。
2011年5月,品友拿到了A輪投資。黃曉南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一口氣招了五六十位研發。后來,經過朋友介紹,黃曉南邀請到技術大拿沈學華擔任CTO,他是行為定向廣告技術專家,曾就職于谷歌和美國最大的行為定向數據公司。除了在技術上的貢獻,沈學華還把硅谷的管理方法帶入了品友。隨著公司不斷擴大,人員規模也逐年攀升,但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仍然保持在50%的高位。
黃曉南打造的技術夢之隊,成為了品友跑贏競爭對手的核心力量之一。品友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OpTIMUS優馳是基于海量數據的廣告智能優化平臺和獨立DSp開放操作系統,擁有國內最大和最準確的人群數據庫之一,還擁有海量優質媒體資源,可以基于國際先進預測模型和機器學習的專利算法實現持續優化,并透過跨屏DSp投放以及訪客找回功能為廣告主提供相應行業解決方案。
我很自信地認為品友互動的產品是中國最好的,超過了很多互聯網巨頭。黃曉南對自己所打造的技術實力信心十足,這也是品友開行業先河,提供OpTIMUS優馳免費使用的底氣所在。
最終,黃曉南再一次領略了贏的暢快。雖然2011年以前品友互動幾乎只關注于技術上的投入,但從5000萬到5個億的投放額,品友互動只用了2年時間。而在剛剛步入爆發增長期的程序化購買市場中,品友的這一態勢意味著巨大的預期。
骨子里的文化人
Buddy伙伴計劃、企業文化積分運營、《團隊建設-快樂基金》計劃N多新名詞出現在記者與品友員工的聊天中,而這些計劃都源于品友的企業文化建設。
在創業公司里,像黃曉南這樣,骨子里就重視企業文化的人并不多見?;蛟S是在寶潔3年工作的影響,黃曉南非常自然地用一種跨國公司的水準在打造品友互動。
黃曉南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她所倡導的企業文化,對創業公司的成本核算問題。在她心中,企業文化甚至是一個創業公司存亡的關鍵,是骨子里要做的事情。
對于很多創業公司先做事再做文化的問題,黃曉南斬釘截鐵表示不同意:我見過太多失敗的創業,無非兩個原因,要么團隊,要么文化出問題但歸根到底還是文化出了問題。大的公司企業文化都很強,例如阿里巴巴,騰訊。再次回到我創業的理念:創業不是做公司,創業是做偉大的事業,沒有文化肯定要失敗。
企業文化,應該分為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價值觀是所做事情對錯的唯一判斷標準;行為準則決定了你要和什么樣的人一起共事。黃曉南的概括十分精煉。
黃曉南很喜歡品友互動前臺后方的小天地:墻上是品友互動企業文化的十六字箴言事止于我、持續創新、互信互助、追求勝利,四組箴言的周圍都圍繞著更多詞不計較、堅定主人翁、正確的事、迅速迭代、想像在這些詞匯的展開詮釋下,每一組箴言都變得生動起來。她告訴記者,墻上所有的詮釋詞匯,都來自品友的員工討論。
為了把這些企業文化行為準備落到實處,黃曉南給了HR團隊很多支持,實行了一系列讓員工能主動認同、遵從的制度。在品友互動自己的體系中,企業文化被分為了十幾個小項,每一個小項都有對應的具體落地實施。
比如,非常完善的品友員工培訓制度,每人都有個人培訓計劃。員工在品友就像在學校一樣,根據不同的職能和崗位都有必須課和選修課,甚至還有像品酒這樣的業余課,課程一周兩次,新員工在一個月內有可能會接觸到十種課程,每人都有20、30個培訓計劃的學習交流機會。
品友還會定期從外面請一些行業專家與員工進行沙龍,這種活動是開放的,有意愿到品友工作的人都可以參與。品友的員工也會走出去,對合作伙伴進行技術培訓。
品友內部還有一個跨部門調動機制,員工可以根據一定的流程,被安排在不同的部門體驗學習,銷售部門的人為了更好地和顧客溝通可以到技術部門了解產品特點,技術部門也會到銷售部門,更深入地了解市場需求。
全面的培訓和靈活輪崗,讓品友的每一名員工都是多面手,同時,這也有助于培養互信互助的企業文化。
隨著程序化購買行業迎來爆發性增長,競爭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激烈。作為一個具有強大向心力的公司的領頭人,黃曉南可以確信的是,她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她和她的小伙伴們將會一起顛覆舊秩序,創造新價值,開啟未來的數字廣告新時代。
【黃曉南說】
●作為管理者,你認為自己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我對自己挺苛刻的,所以我對別人也挺嚴苛的。我在寶潔的工作,第一個領導是一個印度人。在我花心思做的第一份報告中,他一眼看到的是我字體和多空一格的毛病,這個也練就了我自己的一雙毒眼。
在麥肯錫,我的上司是一個知名作家馮唐;他對我ppT的文字水準,更是要求高。
我的目標是成為教練型的管理者,但我最大的問題就是對于團隊的表揚比較少,批評比較多一些。雖然我的團隊都很優秀。
●你是怎么看待競爭對手的?
當一家公司擁有50%以上市場份額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最多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怎樣做大蛋糕。這是我當前最關心的問題。
就像滴滴打車,必須吸引更多的用戶用他們的軟件。我們這個模式就是一個撮合模型,撮合的是空閑的、在數字媒體上可以曝光的機會+廣告主產品+精準用戶。我們的系統靠的是算法、數據來完成這個撮合。
今天整個市場里邊,最大的問題不是資源這部分出租車已經足夠多了,但是用滴滴打車的客戶還不夠多,所以如何讓廣告主大量使用?現在這個行業的坎兒在這兒。
●互聯網創業公司怎樣平衡工作與家庭?
我平常的工作日是見不到孩子的,因為回去太晚。但是周末或休假,我會全心陪伴孩子。
坦率地說,我不認為在創業公司有平衡。一旦你投入了互聯網創業領域,就不要談什么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我現在這個階段,對公司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比對孩子多。